2025-09-12 / 行业新闻

热塑性弹性体(TPE)发泡:创新工艺驱动性能升级,多领域拓展开启增长新篇!

热塑性弹性体(TPE)发泡:创新工艺驱动性能升级,多领域拓展开启增长新篇!

热塑性弹性体(TPE)作为一种结合了橡胶弹性与塑料加工性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在发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持续突破。随着超临界流体发泡、模内一体化成型等新技术的出现,以及梯度结构、多功能化等新型泡沫的开发,TPE发泡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发泡剂、粘度调控、交联作用、工艺创新及应用拓展五个核心维度进行更新,全面阐述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技术及其应用。

 

 

 

 

一、发泡剂的作用及选择

 

 

发泡剂是TPE发泡的核心组分,其分解特性、环保性及与基体的相容性直接决定泡孔结构。近年来,物理发泡剂的高效化与化学发泡剂的精准分散成为研究热点,同时多组分协同调控策略显著提升发泡效果。

 

  • 1.1新型物理发泡剂:热膨胀微胶囊(TEMs)与超临界流体

热膨胀微胶囊(TEMs):作为封装型物理发泡剂,TEMs由丙烯腈共聚物壳层与低沸点烃类芯材构成,加热时壳层软化(玻璃化温度附近)、芯材汽化膨胀,形成封闭泡孔(无泡孔合并风险)。其优势在于:泡孔尺寸均匀35-45μm,适用于精密电子部件;TPE基体相容性好,可通过调整壳层厚度(2-15μm)调控膨胀温度(120-185℃)。例如,在乙烯-辛烯共聚物(EOC)泡沫中添加TEMs,泡孔孔隙率(φcell=细胞总体积/泡沫材料总体积)可达83.9%,且储能模量(G')与泡孔密度呈幂律关系[1]

 

超临界COscCO):作为环保型物理发泡剂[2, 3]scCO具有溶解快、无残留的特点,广泛用于TPUTPEE等基体的压发泡。例如,制备TPU/TPEE泡沫时[3],采用100℃12MPascCO饱和3h,泡孔直径可从21.5μm降至3.86μm,泡孔密度提升3倍;通过调整TPEE含量(7wt%),可进一步降低泡沫收缩率至5%以下。此外,scCO可结合一次升温发泡+二次卸压发泡工艺[2],例如TPU泡沫经一次升温发泡后,用超临界N二次发泡,体积回复率提升至85%,有效解决高倍率发泡后的收缩问题。

 

  • 1.2化学发泡剂的精准分散:发泡母粒技术

传统AC(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存在分散不均、扬尘污染问题,近年来通过SEBS基发泡母粒实现精准调控。以可低温加工SEBS(软化点<100℃)为基体,复配AC发泡剂(20wt%)、硬脂酸锌(助发泡剂)及白油(增塑剂),经双螺杆挤出制备母粒。该母粒与EPDM/PPTPE共混时,仅需添加3wt%即可实现均匀发泡:泡孔直径0.2-0.35μm,密度降至0.68g/cm³,且SEBS用量<6%时,拉伸强度仅下降2.3%(远优于直接添加AC24.4%降幅)[4]

 

  • 1.3助剂协同调控:无机粒子的成核作用

钙硬脂酸改性蒙脱土(MMT-St)等无机粒子可与发泡剂协同提升成核效率。MMT-St通过硬脂酸修饰改善与TPU/PLA基体的相容性,其片层结构提供大量成核位点,使泡孔直径从10μm降至4μm,泡孔密度从4.1×10¹²cell/cm³提升至15.8×10¹²cell/cm³,同时提高结晶度(抑制链段松弛),泡沫收缩率从27.5%降至5%[5]

 

 

 

 

二、粘度对发泡过程的影响

 

 

粘度不仅影响气体保留能力,还与泡孔生长速率、最终结构密切相关。当粘度太低时,气体扩散太快,容易溢出,不容易产生气泡。反之,如果粘度太高,会限制气体的膨胀,导致内压增大,孔径变小。因此,根据发泡需求,可以通过调整TPE胶料的粘度来控制泡孔的尺寸和结构。最新研究表明,共混改性与泡孔结构反馈调控是粘度优化的关键方向,且非线性粘弹性参数对结构变化更敏感。

 

  • 2.1共混改性提升熔体强度与弹性

通过刚性组分共混可精准调控TPE熔体粘度。例如,TPU中添加7wt%TPEE[3],利用TPEE硬段(PBT)的结晶性形成物理交联点,使共混物复数粘度(η*)在低频区提升30%,且tanδ<1(弹性主导),有效抑制泡孔破裂;循环压缩测试显示,该泡沫50次循环后最大应力保留率超96%,远优于纯TPU88%。此外,SEBSPP共混[4]可降低体系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拓宽发泡工艺窗口(180-190℃)。

 

  • 2.2泡孔结构对粘弹性的定量影响

通过动态振荡剪切测试发现,TPE泡沫的线性粘弹性(G'G'')与泡孔结构因子(泡孔孔隙率φcell泡孔尺寸Rcell泡孔密度Ncell)呈幂律关系:G'φcell0.5G'Ncell0.5,而言非线性参数Q(反映剪切非线性程度)的幂律指数是G'3倍(Q∝φcell1.5),表明Q对泡孔结构变化更敏感,可作为泡孔均匀性的表征指标。此外,正常应力差(N₁₂)的符号变化(从正到负)可作为宏观结构转变的信号,当γ>0.1时,N₁₂由正变负,对应泡孔从局部变形过渡到整体结构屈服[1]

 

 

 

 

三、交联剂在发泡过程中的作用

 

 

交联剂的作用已从单纯提升力学性能(抗撕裂性、韧性等),拓展至调控结晶行为与协同改善抗收缩性,物理交联(结晶硬段)与化学交联的结合成为主流方向。

 

  • 3.1化学交联:精准控制交联度与相容性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经典交联剂,在动态硫化TPE(如EPDM/PPTPV)中与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协同作用[4, 6]DCP引发EPDM双键交联,TAC作为助交联剂减少交联副反应,使交联度提升20%,泡沫抗撕裂强度提高15%。此外,在TPU/TPEE体系中[3]DCP用量0.8phr时,可同时交联TPU软段(聚醚)与TPEE硬段,避免泡孔塌陷。

 

  • 3.2物理交联:结晶硬段的自愈型交联作用

TPEEPEBA等含有结晶硬段的体系,可通过硬段结晶形成物理交联点[3, 7]。例如,PEBAPA12硬段在发泡后快速结晶[7],结晶度达35%,形成物理交联网络,有效抑制泡孔收缩:EPEBA泡沫膨胀倍率达25.8倍(目前报道最高值),且放置48h后收缩率<3%(远优于ETPU14.9%)。此外,物理交联具有可逆性,使泡沫可回收再加工[6],符合绿色制造趋势。

 

  • 3.3交联与其他助剂的协同

交联剂与无机粒子可协同提升泡沫稳定性。例如,TPU中添加DCP0.5phr)与钙硬脂酸改性蒙脱土MMT-St2phr[5]DCP引发TPU交联形成化学网络,MMT-St片层限制链段运动,两者协同使泡沫热变形温度提升15℃,压缩永久变形降低2.84%

 

 

 

四、TPE发泡过程及工艺

 

 

 

发泡工艺已从传统的分步加工一体化、低能耗方向发展,超临界流体发泡、模内发泡、水蒸气成型等新技术显著提升效率与产品性能。

 

  • 4.1超临界流体发泡:高压釜与连续化工艺

釜压发泡:以scCO为发泡剂,通过饱和-升温-卸压制备高倍率泡沫[2, 3]。例如,TPU100℃12MPa下饱和3h,卸压速率80MPa/min,可制备膨胀倍率18倍的微孔泡沫;若结合一次升温(120℃+二次卸压(N5MPa” [2],可进一步将膨胀倍率提升至22倍,且泡孔呈梯度分布(两侧孔径大、中间小),缓冲性能提升30%

 

连续挤出发泡: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SEBS发泡母粒与TPE共混,在180-190℃、螺杆转速300rpm下挤出,制备连续长度的发泡型材(直径8mm),生产效率达50kg/h,且泡孔密度波动<5%,适用于大规模生产[4]

  • 4.2模内发泡成型:一体化工艺革新

模内发泡-受限压缩一体化工艺,无需单独制备发泡珠粒,直接将TPE颗粒与发泡剂(如TEMs)加入模具,经升温发泡(146℃-加压成型(10MPa-快速冷却三步实现成型。例如,85ATPU采用该工艺时,泡沫密度0.2g/cm³,回弹率58%100次循环压缩后能量损失系数<12%(远低于传统水蒸气成型的25%)。该工艺优势在于:省去珠粒制备步骤,生产周期缩短40%通过模具设计可制备复杂结构(如跑鞋中底的镂空纹路),且泡孔界面粘结强度提升21%[7]

 

  • 4.3水蒸气成型:粘结机理与参数优化

针对TPE珠粒的水蒸气成型,最新研究明确了硬段相扩散是粘结核心:ETPU珠粒成型时,水蒸气快速加热(100℃/min)使表层低有序硬段相熔融,软段分子链扩散距离达50nm,冷却后形成新的硬段结晶(T=132.6),粘结强度提升至0.79MPaEPEBA珠粒因硬段(PA12)结晶度高(T-high2=146.8),需更高成型温度(135℃),且粘结强度仅0.6MPa(低于ETPU0.79MPa),需添加EVA5wt%)改善界面扩散。此外,通过调整水蒸气压力(2.3bar)与时间(120s),可使ETPU珠粒泡沫表面缝隙消除率达95%,且回弹率保持60%[7] 

 

  • 4.4新兴技术:梯度结构与开孔泡沫制备

  • 4.4.1梯度泡孔结构

通过温度梯度调控制备TPU梯度泡沫:控制发泡时间<3min,利用基体内部温差(表层130℃、芯层110℃),形成两侧孔径8-10μm、中间2-3μm的梯度结构,该泡沫能量损失系数比均匀泡沫低15%,且高倍率(φcell=73.3%)下硬度降低20%,适用于缓冲材料[2]

 

  • 4.4.2开孔泡

无机粒子诱导开孔工艺:在TPEE中添加10wt%羟基磷灰石(HAP),HAP颗粒在泡孔壁聚集,使泡孔壁厚度从5μm降至1μm,经150℃热处理后泡孔壁破裂形成开孔结构(开孔率>85%),该泡沫透气率达300mm/s,适用于过滤、吸音领域[8]

 

 

 

五、TPE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

 

 

随着性能提升,TPE发泡材料从传统家居、汽车领域,向高端运动装备、电子缓冲、生物医用等领域拓展,且功能化趋势明显。

 

  • 5.1汽车工业:轻量化与降噪升级

密封条与减震件:SEBS/PP发泡密封条[9],添加15wt%滑石粉(成核剂),泡孔密度1.2×1010cell/cm3,隔音量提升至25dB(比EPDM橡胶高8dB),且密度降至0.75g/cm³,助力汽车减重5%

 

电池包缓冲:PEBA褶皱结构泡沫[10],通过“scCO发泡+模具刻蚀形成表面褶皱(波长5μm),压缩强度达1.49MPa,且耐电解液腐蚀(浸泡30天重量变化<2%),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缓冲。

 

  • 5.2运动装备:高回弹与定制化

跑鞋中底: EPEBA珠粒泡沫(密度0.14g/cm³,回弹率73.8%[7]1000次冲击测试后回弹率保持率>90%,优于传统EVA泡沫(75%);结合3D打印模具,可制备分区梯度结构中底(前掌软、后掌硬),贴合足部受力需求。

 

护具: TPU梯度泡沫(φcell=73.3%[2],能量吸收效率达65%,比均匀泡沫高20%,且硬度35ShoreC(贴合人体皮肤),适用于膝盖、肘部护具。

 

  • 5.3电子与医用:精密与生物兼容

电子缓冲: EOC/TEMs泡沫(泡孔直径53μm[1],体积电阻率10¹²Ωcm,且压缩永久变形<3%,适用于芯片封装缓冲;添加1wt%碳纳米管后,可制备导电泡沫(电阻率10³Ωcm),用于电磁屏蔽。

 

医用支架:开发PEBA/HA开孔泡沫(开孔率90%[11]HA颗粒(5wt%)促进泡孔粘附(成骨泡孔存活率95%),且降解速率可控(3个月降解20%),适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

 

 

 

六、结  语

 

 

近年来,TPE弹性体发泡技术通过工艺创新(混合发泡剂加料顺序、低温母粒)、改性策略(纳米填料、共混扩链)、结构设计(梯度、褶皱、开孔)取得显著突破:收缩率从60%降至10%以下,压缩强度提升52%,功能拓展至导热、降解、过滤等领域。未来研究需聚焦三方面:1)优化TPE微相分离结构与发泡行为的关联性[12]2)开发规模化珠粒发泡与梯度发泡设备[7]3)拓展生物基TPE泡沫的降解速率调控技术[13],推动TPE发泡制品向“高性能-低能耗-全生命周期环保”方向发展。

 

 

图片
 
 
会议内容
 
 

第九届Poly Foam Conference(PFC2025):

为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全球发泡技术领域的年度盛会——第九届Poly Foam Conference(PFC2025) 将于2025年11月17-19日在苏州盛大召开。

 

作为聚焦发泡材料前沿的专业平台,PFC始终致力于搭建“知识、技术、生意”的跨界交流桥梁。本届大会以“弹性体发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核心主题,将科研机构、材料企业及终端应用厂商汇聚一堂,深入探讨TPE发泡剂高效化、工艺一体化、功能化应用等关键议题,同步展示超临界流体发泡设备、梯度结构成型技术等最新成果。诚邀产业链上下游同仁共襄盛会,共探技术突破路径,携手推动弹性体发泡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论您是致力于发泡剂研发的材料企业、专注设备创新的工程团队,还是寻求轻量化、高回弹解决方案的终端厂商,PFC2025都将是您洞察技术趋势、对接核心资源、共探产业未来的关键平台。

 

2025年11月17-19日

 

让我们齐聚PFC2025

 

以创新技术之力,以产业协同之势

 

共同书写弹性体发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联系方式
 
 

如需咨询会议详情、注册报名或

合作赞助事宜,欢迎联系:

 

Dr. S. T. Lee(李绍堂博士)

Foam Update

电话:551-998-9316 (C)

Doria.fang(方女士)

Interfoam发泡材料展

电话:+86-135-0101-6103

邮箱:doria.fang@hjtexpo.com

 

PFC2025期待与您相聚苏州

共探弹性体发泡技术创新未来

共筑产业合作新生态!

图片击获取详细内容

 

引用

[1] SONG H Y, KONG H J, LEE S H, et al.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PE) foams measured by oscillatory shear tests [J]. Korea-Australia Rheology Journal, 2025, (prepublish): 1-14.

[2] 陈弋翀, 贾星雨, 钟文宇, et al. 具有梯度结构的微孔热塑性聚氨酯及其性能 [J]. 化工学报, 2025, 76(02): 897-908.

[3] 周梓傲, 唐文卓, 刘清亭, et al. 超临界CO2辅助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发泡及其回弹特性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40(02): 74-82.

[4] 吕鹏飞, 王超, 陆星远, et al. 基于可低温加工SEBS的发泡母粒及微发泡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J]. 塑料工业, 2024, 52(03): 27-33.

[5] MINGJIEWU, LIANGSHAO, CHUNYANMA, et al. Stearate‐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and Polylactic Acid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the Microcellular of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Foam and Improved Its Dimensional Stability [J].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24, 26(13).

[6] 陆志鹏, 韩顺涛, 劳志超, et al. 热塑性弹性体合成与改性的研究进展 [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4, 50(09): 4-9.

[7] 江俊杰. 热塑性弹性体珠粒泡沫的制备及其成型机理研究 [D], 2023.

[8] ZHAO B, GU Z, SUN S, et al. Open‐Cell Microcellular Foams From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Ethylene‐Vinyl Acetate Blends: Insights Into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25, 142(30): e57214-e.

[9] 章羽. 用于汽车行业高效泡沫的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5, 51(01): 77-81.

[10] WEIPENGZHONG, XUZHOU, MIAOMIAOZHANG, et al. Wrinkled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elastomer foams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fabricated by dynamic supercritical CO2 foaming [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024, 65(2): 834-45.

[11] 马宇飞, 翟玉娇, 赵玉印, et al. 无机粒子对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发泡及抗收缩行为的影响:开孔机制揭示 [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1(05): 54-61.

[12] XU Z, WANG G, ZHANG A, et al.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 foams with tailored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chieved by manipulating microphase-separated structure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 509: 161191-.

[13] ZHANG X, YUE P, GAO X, et al. Green preparation of lightweight and elastic poly (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thermoplastic polyamide elastomer composite foams [J]. 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2025, 223: 106635-.

 

 

 

更多新闻

东莞震丰&惠州恒创:定制化发泡设备解决方案,铸就行业品质新高度 - 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东莞市震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惠州市恒创振丰科技有限公司始终秉信,真正的技术革新不仅在于参数的突破,更在于对“让生活更优质”这一初心的坚守。从原料到成品,从实验室的配方调试到车间的高效生产,我们专注于用更智能的设备、更稳定的工艺,将每一份原料的潜能精准释放,让泡沫的软硬度、密度、韧性恰到好处,最终化为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品质提升。

广东华塑&珠海洋洲:制造转型进行时,以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降本增效”双突破 - 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广东华塑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与珠海洋洲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便在50余种全自动设备的研发与智造过程中,始终践行着“让效率与安全共生,让创新与传承同行”的承诺,致力于成为制造业升级之路上最可靠的同路人。

展商名单首发!Interfoam发泡材料展将于11月5-7日在上海开幕!

展会新闻

2025年11月5-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Interfoam China 2025第四届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作为2019年创立、深耕亚洲发泡市场的核心会展平台,本届展会将汇聚全球发泡材料与发泡技术的顶尖企业,以“知识、技术、应用、交易”为出发点,推广发泡材料解决方案在汽车、家具、医疗、包装、玩具、运动休闲、家电、低空制造、储能、工业等多领域的应用突破,推动物理及化学发泡技术的创新升级,助力参展商达成交易、协助观众寻获适配的发泡解决方案。

南方橡塑:以创新硅胶挤出制品驱动橡塑行业新态势-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自1986年创立以来,佛山市南方橡塑有限公司始终深耕硅胶发泡领域,亲历并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与工业腾飞的壮阔历程,一路见证并助力“中国制造”的崛起与升级。四十年初心不改,匠心如一,专注于硅胶发泡技术的持续突破与产品精益求精。

长华化学:以聚醚核心技术助力聚氨酯产业绿色升级与舒适体验革新-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518)为江苏长顺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0年成立,202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环氧丙烷聚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聚氨酯工业》期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国内聚醚行业的龙头企业,产能规模达44万吨/年,旗下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及1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长华化学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为生产型企业,位于国家级化工园区连云港徐圩新区。

华祥新材:以全产业链布局赋能鞋材革新“行稳致远” - 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德州市华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现有员工700余人。作为一家深耕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原材料生产、超临界中底研发至成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从上游核心材料到下游终端产品的一体化产业生态。

Interfoam观点:汽车轻量化、低VOC与碳减排的发泡材料解决方案

行业新闻

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材料革命,轻量化、低VOC、碳减排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内饰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的内饰材料如聚氨酯、聚苯乙烯等,虽然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过程中,VOCs的排放量约占整个汽车制造过程的10%左右,而使用过程中VOCs的释放则可能导致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

金刚机械:专注超临界小胚射出成型解决方案- 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东莞市金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世界工厂”广东东莞,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圆盘式射出成型机的高科技企业,自2006年创办以来,专注于单/双色PVC吹气射出成型机、PVC水晶鞋机、雨鞋机及TPU/TPR/PVC/TR、橡胶射出鞋底机等系列设备的制造,产品在业界广受好评。为了适应新工艺,新技术,针对性开发,深入解构超临界TPU,TPEE,PEBAX,EVA改性小胚注塑工艺,深耕超临界发泡技术,开发各种超临界发泡射胚注塑机,并得到各个鞋中底厂家认可,广泛销售。 

牧野机械:专注于数控泡绵切割设备及MUYE智能自动化工厂整体方案-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南通牧野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工程团队,我们生产高性能的数控泡绵切割设备&MUYE智能自动化工厂整体方案。公司已通过GB/T19001-2016/IS0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产品已通过CE认证。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及技术专利。公司坚持“质量至上,美德至上”的经营理念,深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北京汇捷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汇捷通展览创立于 2011 年,作为专业的会展主办机构,始终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展览及会议。公司以 知识、技术、生意三大维度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构建专业化服务平台,通过线下面对面的商务活动,助力客户达成高质量的交易。

创造卓越平台,达成卓越交易

为了更好的体验
请竖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