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 女士
数据中心高级经理,北京汇捷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 电话 | +86 21 63232733 |
|---|---|
| 传真 | +86 21 63232733 |
| 邮箱 | katelyn.xue@interfoam.cn |
| 地址 | 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世界贸易大厦5层 |
对此,供应商巨头麦格纳国际公司(以下简称“麦格纳”)近期推出EcoSphere™产品系列,包括可持续的面套材料、面套衬垫、结构件和发泡件。该产品通过单一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与麦格纳创新的100%熔融可回收泡沫和装饰系统相结合,从而避免其报废后在垃圾填埋场处置发泡垫和面套。此外,在材料可回收领域,麦格纳的EcoSphere技术开发出了可回收的生物基材料,让人们的出行方式更环保。

作为一家深耕于座椅发泡工艺多元化的公司,麦格纳在材料配方体系方面,掌握了普通的双硬度发泡、带复合软层的双硬度发泡以及Dual Horizontal Hardness(DHH)发泡技术,能够提供高回弹发泡、慢回弹发泡以及Freefoam等多种产品,针对不同客户满足其不同需求。


针对这两个问题,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车辆都采用聚氨酯PU发泡材料,以吸收从底盘传递到车身以及随后传递到座椅骨架的振动冲击。相较于其他减震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不仅能控制成本,其优异的减震性能还可以在极低频率下使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汽车行业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用量占其总用量的14%左右。

对此,在减少碳足迹方面,加拿大聚氨酯(PU)泡沫塑料制造商Woodbridge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工艺,可将最纯净的生物碳(biocarbon)整合到公司的高性能聚氨酯座椅泡沫化学中。该款新产品名为TrimVisible™ BIO,能够在不影响材料特性、性能和舒适性的情况下,从摇篮到大门的过程中直接减少座椅泡沫的二氧化碳足迹。这项技术最终将有助于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汽车座椅等内饰件轻量化方面,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祥源”),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IXPE、IXPP、XPE、PU(微孔聚氨酯)泡棉、有机硅发泡材料。其中,IXPP是以聚丙烯为主体材料,配以发泡剂等辅料,经造粒、挤出成型及辐照交联的加工方式,最后经过发泡形成的一种发泡材料。IXPP泡棉具有优异的隔音性、出色的防水性、显著的耐温性、良好的回弹性及优秀的减震缓冲性,广泛应用于包括座椅在内的汽车内饰领域。

行业新闻
2025年10月,Nike正式发布了其首款基于神经科学研发的鞋类产品——Nike Mind 001拖鞋与Mind 002运动鞋,实现了神经科学与发泡材料的创新融合,由Nike心智科学部门基于触觉反馈原理打造,通过22个独立的PEBAX发泡节点刺激足部神经末梢,增强运动员临场觉察力;
展会新闻
2025Poly-Foam聚合物发泡会议成功举办
行业新闻
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自创立之初便锚定绿色高性能发泡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与持续的创新突破,公司不仅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成为国内PET发泡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
行业新闻
作为专注于橡胶鞋底油压成型机研发与制造的企业,三十余年来,晋江市火炬油压机械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发展动力,不断推进技术改进与产品升级,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声誉与客户认可。
行业新闻
安徽昭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拥有2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公司专注于超临界物理发泡工艺及相关高性能产品的创新性研发及推广应用,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及多项国家专利,产品涵盖聚烯烃系列 PP、PE、EVA以及弹性体系列TPU、TPEE、TPO等环境友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推广。
行业新闻
Foam Update与Interfoam荣幸宣布,2025年全球Poly-Foam技术大会将于2025年11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苏州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弹性体发泡:技术与创新” 为主题,聚焦全球发泡材料科技的最新发展与市场动向。
展会新闻
Foam Update与Interfoam荣幸宣布,2025年全球Poly-Foam技术大会将于2025年11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苏州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弹性体发泡:技术与创新” 为主题,聚焦全球发泡材料科技的最新发展与市场动向。
行业新闻
东莞市汇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生产聚氨酯发泡机、各种泡绵裁切机等设备。公司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成功开拓了东南亚国家、中东、欧美国家、非洲国家等市场。展望未来,我们公司将始终保持着先进的姿态一如既往的奋斗不息。
行业新闻
上海百艳实业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起,便以颜料与水性色浆的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开启了在色彩应用领域的深耕之路
为了更好的体验
请竖屏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