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 / 展会新闻

Interfoam Knowledge|以科研成果展示区为载体,实现“产学研用”一站式交流空间的构建

发泡材料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新生力量,在不同的发泡工艺下展现出多重优异性能。其凭借其轻量化、减震降噪、保温隔热、过滤等独特性能,在不同的垂直应用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促进发泡材料行业“产学研用”平台的搭建及行业内的高质量交流与发展,在Interfoam China 2024将同期推出“Interfoam Knowledge”科研成果展示区,以科研成果推介专区的形式,集中展示高校及科研机构最新成果,旨在为发泡材料行业学术、产业、应用端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学生构建一个从研发到应用、从想法到实操的展示窗口及交流空间,致力于从“知识、技术、应用、生意”四大维度为参与者创造无限机会。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多相反应与传递团队由国家高层次人才赵玲教授领衔,团队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博士后3名。赵玲教授系华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现任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院长;担任中国化工学会超临界流体和高纯化学品工艺与装备两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化学工程专委会主任、上海新材料协会副会长、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目前是《Journal of Cellular Plastics》和《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以及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

团队依托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研究工作涉及聚合物的工程化、高端化、轻量化和循环化。在聚合物发泡方面,赵玲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以及数十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曾领衔获得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团队已形成发泡原料和工艺、超临界CO2发泡关键技术等创新技术,申请超临界发泡相关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20余项,为超临界流体发泡制备优质可控结构聚合物轻量化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在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等聚合物已成功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

  • 超临界流体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 超临界流体发泡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技术

  • 绿色高效的先进发泡工艺

  • 聚合物轻量化材料的功能化应用

低能耗/短流程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应用

成果简介

基于化工过程的强化手段喷动床、外场辅助、对流传热等概念,开发了超临界流体模压发泡、超临界流体喷动床无水发泡以及微波辅助发泡等低能耗短流程创新发泡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发泡设备结构、控制流动、强化混合分散和热/质传递,构建均匀的发泡剂浓度场、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提高发泡过程效率和保证发泡材料多尺度结构的稳定均匀性。

 

主要研究方向(服务)

超临界流体发泡

 

应用场景描述

超临界CO2模压发泡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特种塑料,超临界CO2釜压发泡珠粒过程优化,微波辅助发泡热塑性弹性体

 

项目发展阶段说明

通过绿色高效发泡过程,实现了聚合物轻量化的应用基础-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的“一条链式”研发。

 

市场前景说明

部分相关技术已实现产业化,相关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高端鞋材、精密光学元件等领域。

 

核心优势说明

团队长期致力于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在原料、工艺、设备方面均累积了大量的研究基础与工程化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定制化发泡方案。

 

主要需求

有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开发相关需求的企业。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聚合物加工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聚合物加工实验室(APML)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何亚东教授为主任,由5名教授/高工、6名博士以及20余名硕士研究生组成。团队依托“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围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在“轻量化高性能材料制备”、“先进复合材料加工”和“聚合物共混改性”等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成套关键技术开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百余项横向科技项目。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8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件。

 

超临界流体发泡成型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成果简介

  • PET发泡:2017年开发PET/CO2复合挤出发泡技术,开发首套免干燥扩链反应发泡一体化工艺技术,实现低能耗短流程加工
  • PP发泡:2011年开发PP/CO2连续挤出发泡技术,基于强化传热理论设计开发新型熔体冷却器,实现短流程加工;建立PP发泡性能评价体系,为可发泡树脂的筛选和评价提供依据
  • 弹性体发泡:开发了一种挤注发泡一体化新技术,通过与企业开展相关合作,利用该技术开发出更加轻量化的鞋底材料,目前产品发泡倍率可达到9.49倍,回弹性达到62.203%。

 

主要研究方向(服务)

  • PET发泡:免干燥反应发泡一体化、超临界CO2/HFC复合、热合封孔工艺及装备
  • PP发泡:高精度熔体冷却技术、超临界CO2发泡控制

 

应用场景描述
  • PET发泡:批量应用于风电叶片,打破发达国家垄断,解决风能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
  • PP发泡:开发了系列汽车内饰和包装用PP发泡材料
  • 弹性体发泡:鞋材等

 

项目发展阶段说明
  • PET发泡:2020-2022年先后通过金风科技,吉林重通成飞等国内主要风电主机厂认证

 

市场前景说明

  • PET发泡:是国内唯一掌握全套PET发泡技术的厂家,占国内风电PET泡沫市场的50%以上,产能达到1.5万立方/月,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 PP发泡:2019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多功能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机组》顺利通过ExxonMobi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的现成验收并得到高度评价

  • 弹性体发泡:2021年与旭阳化工合作,针对我国自主研制尼龙6弹性体材料进行发泡工艺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PBAT、TPU、TPEE、Pebax等均可实现发泡成型

 

核心优势说明
  • PET发泡:重点解决高倍率厚板成型定型、熔体强度在线调控、风电应用关键性能需求
  • PP发泡:重点解决熔体加工温区≤4℃、熔体强度保持的难题
  • 弹性体发泡:尼龙6弹性体发泡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技术的突破

 

主要需求
  • PET发泡:PET免干燥反应扩链发泡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为风电叶片领域提供关键的国产轻量化结构芯材。
  • PP发泡:该机组可采用三种工艺制备PP发泡片材、板材、和发泡条/珠粒。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唐涛研究员团队聚焦聚合物发泡专用料、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领域研究20余年,前后开发了多项聚合物泡沫材料制备技术,其中交联PVC结构泡沫制备技术、EPP泡沫珠粒制备技术、自膨胀防火封堵材料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多家成果转化企业成功上市。

团队成员共3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名,高级职称6名。团队拥有聚合物超临界釜压发泡全链条研发-生产平台和PVC结构泡沫研发-生产平台,同时聚合物超临界模压发泡研发-生产平台和开孔负泊松比泡沫研发-生产平台正在建设中,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高性能聚合物泡沫材料

成果简介

团队在聚合物发泡材料领域拥有多项研究成果,包括:EPP泡沫珠粒、功能性EPP泡沫、MPP发泡板材、PPO泡沫珠粒、PPO发泡板材、交联PVC结构泡沫、负泊松比泡沫、硅橡胶泡沫等。

 

主要研究方向(服务)

聚合物发泡专用料开发、聚合物超临界釜式发泡技术、聚合物超临界模压发泡技术、开孔负泊松比泡沫制备技术、硅橡胶泡沫制备技术。

 

应用场景描述
  • EPP珠粒泡沫:汽车零部件、包装、儿童玩具等领域
  • 功能性EPP泡沫在传统EPP珠粒泡沫基础上,可赋予产品低温粘接性、阻燃性、抗静电、电磁屏蔽等特殊功能性
  • MPP泡沫:5G天线罩、电池包缓冲泡棉等领域
  • PPO泡沫珠粒:汽车减重部件、电池包内支撑材料
  • PPO发泡板材:航空、航天、舰艇等领域
  • 交联PVC结构泡沫:风电、LNG船、潜水器等
  • 负泊松比泡沫:运动缓冲材料、高级床垫、医疗矫形等
  • 硅橡胶泡沫:动力电池支撑泡沫、防火封堵等。

项目发展阶段说明
  • 已经实施产业化的项目: EPP珠粒泡沫、交联PVC结构泡沫、硅橡胶泡沫;
  • 中试水平的项目:功能性EPP泡沫、MPP发泡板材、PPO泡沫珠粒、PPO发泡板材、负泊松比泡沫。

市场前景说明

聚合物发泡材料具有轻质、隔热、缓冲的性能特点,硬质泡沫同时具有比强度高的特性,成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聚合物材料类型。项目团队针对不同的聚合物类型和特点开发出多种发泡材料,特别是在风能、核能、新能源电动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核心优势说明

团队在聚合物发泡专用料及聚合物发泡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可从聚合物发泡专用料源头出发,实现对聚合物原位纳米增强和可发泡性能的调节,赋予最终发泡产品阻燃、导电、电磁屏蔽等性能。

 

主要需求

与意向企业合作,推动相关研究成果产业化。

四川大学

项目团队由四川大学研究员、四川大学-多伦多大学国际聚合物发泡研究中心副主任、SAMPE中国大陆总会聚合物发泡与多孔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霞担任负责人。团队现有近20名硕博研究生,拥有先进完善的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实验仪器和加工装备,同时依托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的科研模式。致力于通过突破和解决微孔聚合物发泡相关理论和关键问题,推动高性能聚合物泡沫材料在绿色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和重点研发项目、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以及企业横向项目,在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加工领域发表SCI论文1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新能源电池包用高性能硅橡胶发泡材料的

研制与开发

成果简介

硅橡胶泡沫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阻燃性、电绝缘性、柔软轻质等性能,因此在新能源电池包中可以同时实现支撑防护、保温和热失控防护等功能。本项目采用目前最新、最环保和最安全的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硅橡胶泡沫,所制备的硅橡胶泡沫材料质轻,泡孔尺寸小、泡孔密度大、泡孔分布更加均匀,具备优异的阻燃特性、力学性能以及低的热导率和介电常数等性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商用硅橡胶泡沫泡孔粗大、力学性能差,以及化学发泡剂残留可能引发的环境危害及安全问题等。

 

主要研究方向(服务)

本项目旨在利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泡孔形态及结构均匀可调控,并具有阻燃、质轻、高比强度、优异的缓冲、隔热保温、防水防尘等特性的硅橡胶泡沫材料,以面对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领域的各项挑战。

 

应用场景描述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芯间压缩缓冲材料;电池包安全防护和热管理材料;电池包外框密封材料;电池包箱体支撑材料等。

 

项目发展阶段说明

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小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场前景说明

硅橡胶泡沫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阻燃、减震、保温以及密封等性能。本项目通过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的高性能硅橡胶微孔泡沫材料,有利于推动硅橡胶泡沫的绿色制备,打破高端硅橡胶泡沫只能依赖进口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不仅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续航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亦可在通讯产业、航空航天等高附加值领域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

 

核心优势说明

本项目所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泡孔结构实现硅橡胶微孔泡沫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阻燃要求等的可控性设计,能够制备得到满足不同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性能硅橡胶微孔泡沫材料,打破目前高端硅橡胶发泡材料仍然依赖进口的现状。

 

主要需求

本项目研发的硅橡胶泡沫材料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还可以有效减缓电池包内部的热量传递速度,以及作为结构件可以适应电池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定制化设计、优化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等。

2024年9月3-5日,Interfoam China 2024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同期组织召开“重新定义发泡材料” 第四届发泡材料及应用国际高峰论坛。

专家大讲堂作为 “重新定义发泡材料” 第四届发泡材料及应用国际高峰论坛早期发起平行论坛之一依托 Interfoam 发泡材料展专家库学术领域专家资源,旨在重点围绕原料、制品设备、工艺技术等研究领域方向,重点讨论发泡材料的研究突破、技术迭代、前沿观点,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及学术论述。

 

Interfoam作为发泡领域的国际化展览会之一,旨在与优秀的企业、专家和科研团队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发泡技术及其解决方案,为不同应用领域创造材料新价值。2024年9月3-5日,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Interfoam China 2024 ,观众预登记系统现已开启!

Interfoam China 2024同期举办“重新定义发泡材料”第四届发泡材料及应用高峰论坛,点击了解详情!

5bd81264aaa98715e13f540d3dde26d2_640_wx_fmt%3Djpeg%26from%3Dappmsg%26tp%3Dwebp%26wxfrom%3D5%26wx_lazy%3D1%26wx_co%3D1

更多新闻

舜泰科技:一站式发泡剂供应商-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浙江舜泰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发泡剂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于2008年建厂,分设超细粉碎车间、搅拌车间、混合车间、炼胶车间,化验室,低温成品车间、常温成品车间、原料仓库等。

舜泰科技本着客户至上,质量为先的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及高品质的产品,本公司生产的发泡剂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更长期出口中东、欧美等地区。

MPGPL丨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液发泡法制备绝热聚乙烯醇泡沫

行业新闻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发泡是一种成本低、无试剂残留、临界条件温和且泡孔调控简易的绿色发泡法,相较于传统制备PVA泡沫的发泡技术有明显的优势。近期,MPGPL团队提出溶液发泡的方法,即PVA溶液在scCO2中发泡以及PVA溶液在辅助溶剂与scCO2的协同下制备低密度与低热导率泡沫的方法。该发泡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PVA泡沫的密度,有效解决分子间含有大量氢键的聚合物在scCO2中发泡困难的难题。

聚丙烯发泡珠粒(EPP)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行业新闻

发泡聚丙烯(EPP)发泡珠粒集轻量化、高强度和环保性于一体,压缩强度达1.5MPa(超传统泡沫3倍),兼具抗菌(潮湿环境霉菌覆盖率仅5%)、绝缘(介电常数1.8~2.2)及尺寸稳定性(温变线性变形率<0.1 %)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包装、电子等领域。其核心技术依托超临界流体发泡工艺,通过熔体改性、气体扩散调控实现微孔结构优化。

松韬自动化:全高压二氧化碳连续发泡生产线-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上海松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强大的研发团队,成功攻克难关,于2023年率先研发出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全高压二氧化碳连续发泡生产线,并于2025年在江苏一家公司成功落地应用。这一重大技术成果,不仅标志着松韬自动化在高端环保装备领域的卓越实力,更彰显了其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品质赢得信赖、以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为全球客户提供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生产解决方案。 

鲜众科技:深耕30余年的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加工及生产商-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企业新闻

鲜众(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为鲜众集团上海总部,鲜众集团1997年创立于沈阳,股东均为深耕30余年的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加工及生产商,集团内8家子公司,服务于汽车行业、服装行业、家私行业及军工行业,因“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这一愿景,将高分子材料生产与针织、表皮等各种材料的多种复合简化为一站式完成,缩短复合材料供应链,可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降低客户采购成本,集团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内外饰Tier 1紧密合作多年,受到广大客户好评。

Interfoam发泡材料展以协办单位出席2025 中国聚氨酯硬泡/软泡行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培训)研讨会

行业新闻

2025 年 6 月 6 日至 10 日,由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主办,Interfoam发泡材料展以协办身份参加的 “2025 中国聚氨酯硬泡/软泡行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培训)研讨会” 在浙江绍兴开元名都大酒店成功举办并完美收官。

两场研讨会聚焦聚氨酯泡沫行业的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吸引了国内外超 500 家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参与,为聚氨酯泡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美铄新材:主要生产PPF、XPE、IXPE和ESD防静电/导电功能材料和制品丨展商星势力

企业新闻

湖州美铄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交联聚烯烃发泡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PPF,XPE,IXPE和ESD防静电/导电功能材料和制品。“美铄新材”的核心团队深耕行业二十年,研发团队集合了行业中的技术骨干。

聚烯烃发泡材料应用于各行各业,从运动休闲,医疗敷料,缓冲包装,民用建筑到汽车内饰件,渗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PPF是公司旗舰核心产品,承载了公司团队多年的科研心血。

都利新材料:专注于生产经营聚氨酯软泡、硅胶及其深加工制品丨展商星势力

企业新闻

巨宝馨机械:40余年专注于EPS/EPP设备的行业标杆丨展商星势力

企业新闻

北京汇捷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汇捷通展览创立于 2011 年,作为专业的会展主办机构,始终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展览及会议。公司以 知识、技术、生意三大维度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构建专业化服务平台,通过线下面对面的商务活动,助力客户达成高质量的交易。

创造卓越平台,达成卓越交易

为了更好的体验
请竖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