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材料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新生力量,在不同的发泡工艺下展现出多重优异性能。其凭借其轻量化、减震降噪、保温隔热、过滤等独特性能,在不同的垂直应用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促进发泡材料行业“产学研用”平台的搭建及行业内的高质量交流与发展,在Interfoam China 2024将同期推出“Interfoam Knowledge”科研成果展示区,以科研成果推介专区的形式,集中展示高校及科研机构最新成果,旨在为发泡材料行业学术、产业、应用端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学生构建一个从研发到应用、从想法到实操的展示窗口及交流空间,致力于从“知识、技术、应用、生意”四大维度为参与者创造无限机会。
华东理工大学多相反应与传递团队由国家高层次人才赵玲教授领衔,团队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博士后3名。赵玲教授系华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现任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院长;担任中国化工学会超临界流体和高纯化学品工艺与装备两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化学工程专委会主任、上海新材料协会副会长、中国塑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目前是《Journal of Cellular Plastics》和《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以及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
团队依托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研究工作涉及聚合物的工程化、高端化、轻量化和循环化。在聚合物发泡方面,赵玲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以及数十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曾领衔获得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团队已形成发泡原料和工艺、超临界CO2发泡关键技术等创新技术,申请超临界发泡相关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20余项,为超临界流体发泡制备优质可控结构聚合物轻量化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在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等聚合物已成功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
-
超临界流体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
超临界流体发泡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技术
-
绿色高效的先进发泡工艺
-
成果简介
基于化工过程的强化手段喷动床、外场辅助、对流传热等概念,开发了超临界流体模压发泡、超临界流体喷动床无水发泡以及微波辅助发泡等低能耗短流程创新发泡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发泡设备结构、控制流动、强化混合分散和热/质传递,构建均匀的发泡剂浓度场、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提高发泡过程效率和保证发泡材料多尺度结构的稳定均匀性。
应用场景描述
超临界CO2模压发泡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特种塑料,超临界CO2釜压发泡珠粒过程优化,微波辅助发泡热塑性弹性体
项目发展阶段说明
通过绿色高效发泡过程,实现了聚合物轻量化的应用基础-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的“一条链式”研发。
市场前景说明
部分相关技术已实现产业化,相关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高端鞋材、精密光学元件等领域。
核心优势说明
团队长期致力于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在原料、工艺、设备方面均累积了大量的研究基础与工程化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定制化发泡方案。
主要需求
有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开发相关需求的企业。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聚合物加工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先进聚合物加工实验室(APML)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何亚东教授为主任,由5名教授/高工、6名博士以及20余名硕士研究生组成。团队依托“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围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在“轻量化高性能材料制备”、“先进复合材料加工”和“聚合物共混改性”等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成套关键技术开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百余项横向科技项目。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80余篇,获专利授权40余件。
超临界流体发泡成型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
PET发泡:批量应用于风电叶片,打破发达国家垄断,解决风能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
-
-
弹性体发泡:鞋材等
市场前景说明
-
PET发泡:是国内唯一掌握全套PET发泡技术的厂家,占国内风电PET泡沫市场的50%以上,产能达到1.5万立方/月,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
PP发泡:2019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多功能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机组》顺利通过ExxonMobi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的现成验收并得到高度评价
-
弹性体发泡:2021年与旭阳化工合作,针对我国自主研制尼龙6弹性体材料进行发泡工艺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PBAT、TPU、TPEE、Pebax等均可实现发泡成型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唐涛研究员团队聚焦聚合物发泡专用料、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领域研究20余年,前后开发了多项聚合物泡沫材料制备技术,其中交联PVC结构泡沫制备技术、EPP泡沫珠粒制备技术、自膨胀防火封堵材料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多家成果转化企业成功上市。
团队成员共3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名,高级职称6名。团队拥有聚合物超临界釜压发泡全链条研发-生产平台和PVC结构泡沫研发-生产平台,同时聚合物超临界模压发泡研发-生产平台和开孔负泊松比泡沫研发-生产平台正在建设中,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高性能聚合物泡沫材料
成果简介
团队在聚合物发泡材料领域拥有多项研究成果,包括:EPP泡沫珠粒、功能性EPP泡沫、MPP发泡板材、PPO泡沫珠粒、PPO发泡板材、交联PVC结构泡沫、负泊松比泡沫、硅橡胶泡沫等。
主要研究方向(服务)
聚合物发泡专用料开发、聚合物超临界釜式发泡技术、聚合物超临界模压发泡技术、开孔负泊松比泡沫制备技术、硅橡胶泡沫制备技术。
-
-
功能性EPP泡沫在传统EPP珠粒泡沫基础上,可赋予产品低温粘接性、阻燃性、抗静电、电磁屏蔽等特殊功能性
-
-
-
-
-
-
硅橡胶泡沫:动力电池支撑泡沫、防火封堵等。
市场前景说明
聚合物发泡材料具有轻质、隔热、缓冲的性能特点,硬质泡沫同时具有比强度高的特性,成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聚合物材料类型。项目团队针对不同的聚合物类型和特点开发出多种发泡材料,特别是在风能、核能、新能源电动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核心优势说明
团队在聚合物发泡专用料及聚合物发泡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可从聚合物发泡专用料源头出发,实现对聚合物原位纳米增强和可发泡性能的调节,赋予最终发泡产品阻燃、导电、电磁屏蔽等性能。
主要需求
与意向企业合作,推动相关研究成果产业化。
项目团队由四川大学研究员、四川大学-多伦多大学国际聚合物发泡研究中心副主任、SAMPE中国大陆总会聚合物发泡与多孔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霞担任负责人。团队现有近20名硕博研究生,拥有先进完善的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实验仪器和加工装备,同时依托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的科研模式。致力于通过突破和解决微孔聚合物发泡相关理论和关键问题,推动高性能聚合物泡沫材料在绿色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和重点研发项目、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以及企业横向项目,在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加工领域发表SCI论文1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研制与开发
硅橡胶泡沫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阻燃性、电绝缘性、柔软轻质等性能,因此在新能源电池包中可以同时实现支撑防护、保温和热失控防护等功能。本项目采用目前最新、最环保和最安全的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硅橡胶泡沫,所制备的硅橡胶泡沫材料质轻,泡孔尺寸小、泡孔密度大、泡孔分布更加均匀,具备优异的阻燃特性、力学性能以及低的热导率和介电常数等性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商用硅橡胶泡沫泡孔粗大、力学性能差,以及化学发泡剂残留可能引发的环境危害及安全问题等。
本项目旨在利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泡孔形态及结构均匀可调控,并具有阻燃、质轻、高比强度、优异的缓冲、隔热保温、防水防尘等特性的硅橡胶泡沫材料,以面对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领域的各项挑战。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芯间压缩缓冲材料;电池包安全防护和热管理材料;电池包外框密封材料;电池包箱体支撑材料等。
硅橡胶泡沫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阻燃、减震、保温以及密封等性能。本项目通过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的高性能硅橡胶微孔泡沫材料,有利于推动硅橡胶泡沫的绿色制备,打破高端硅橡胶泡沫只能依赖进口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不仅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续航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亦可在通讯产业、航空航天等高附加值领域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所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泡孔结构实现硅橡胶微孔泡沫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阻燃要求等的可控性设计,能够制备得到满足不同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性能硅橡胶微孔泡沫材料,打破目前高端硅橡胶发泡材料仍然依赖进口的现状。
本项目研发的硅橡胶泡沫材料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还可以有效减缓电池包内部的热量传递速度,以及作为结构件可以适应电池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定制化设计、优化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等。
2024年9月3-5日,Interfoam China 2024上海国际发泡材料技术工业展览会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同期组织召开“重新定义发泡材料” 第四届发泡材料及应用国际高峰论坛。
专家大讲堂作为 “重新定义发泡材料” 第四届发泡材料及应用国际高峰论坛早期发起平行论坛之一,依托 Interfoam 发泡材料展专家库学术领域专家资源,旨在重点围绕原料、制品设备、工艺技术等研究领域方向,重点讨论发泡材料的研究突破、技术迭代、前沿观点,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及学术论述。
Interfoam作为发泡领域的国际化展览会之一,旨在与优秀的企业、专家和科研团队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发泡技术及其解决方案,为不同应用领域创造材料新价值。2024年9月3-5日,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Interfoam China 2024 ,观众预登记系统现已开启!
Interfoam China 2024同期举办“重新定义发泡材料”第四届发泡材料及应用高峰论坛,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