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 行业新闻

生物降解E-PLA㊀ | 创新的改性增强技术提升聚乳酸发泡材料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如果现行的发泡材料是江湖前辈,那么发泡聚乳酸一定是横空出世的新秀。现阶段虽举步维艰 ,但行业内不得不接受变革求新的事实。随着发泡技术的赋能,不久的未来E-PLA或许真能挑战聚氨酯、聚烯烃的统治地位,而为争夺武林霸主一较高下。

如今,大部分生产的塑料仍以化石资源为基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当双碳目标约定成俗,全球各工业部门都在自我革新,积极寻找、生产和推广化石衍生塑料的替代品。企业和市场对生物聚合物的兴起异常冲动。

 

市场研究为何将目标锁定聚乳酸?

 

聚乳酸(PL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以玉米、薯类等淀粉基生物质或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提取乳酸,再经过精制、脱水聚合、高温热解、最终聚合等工艺生产PLA。

PLA-sulzer

图源:sulzer

%E8%8E%B7%E5%BE%97%E8%AE%A4%E8%AF%81%E7%9A%84EcoBeans%EF%BC%88%E8%81%9A%E4%B9%B3%E9%85%B8%E5%8F%91%E6%B3%A1%E7%8F%A0%EF%BC%89%20%E7%B2%92%E5%A0%86%E8%82%A5%E6%95%88%E6%9E%9C

获得认证的EcoBeans(聚乳酸发泡珠) 粒堆肥效果。放入正常的堆肥过程中。3周后,材料被翻转,EcoBeans 很好地降解。再过3周后,EcoBeans已经堆肥,肉眼看不见了。 图源:biopolymernetwork

PLA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这为其应用提供了出色的生态效益,包括碳中和性和可堆肥性。燃烧PLA不会增加大气中C02的净含量。即使就地掩埋,一年后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我们的环境无任何危害。 

与聚苯乙烯等传统聚合物相比,PLA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约80%,不可再生能源(NREU) 的使用量减少了约52%。因此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生态材料。

biodegradation

%E5%88%86%E6%9E%90%E8%A1%A8%E6%98%8E%EF%BC%8C%E7%84%9A%E7%83%A7%20PLA%20%E6%A0%91%E8%84%82%E6%97%B6%E4%B8%8D%E4%BC%9A%E4%BA%A7%E7%94%9F%E6%8C%A5%E5%8F%91%E7%89%A9%E5%92%8C%E4%BD%8E%E6%AE%8B%E7%95%99%E7%89%A9

分析表明,焚烧 PLA 树脂时不会产生挥发物和低残留物 图源:natureworks

PLA具有一般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良好的机械性能、低收缩率,能够胜任大多数合成塑料的应用,可用于多种应用,包括生产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外科和医疗应用、纸张涂层、家电外壳、纤维、薄膜和3D用品等。所以,可以让我们树立信心的是,PLA已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重要生物聚合物。

PLA能够适用挤出成型、注塑成型、挤吹成型、纺丝、发泡等主流塑料加工工艺,也可以双向取向。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所有工艺基本上都可用于加工PLA。

PLA%E7%94%9F%E6%80%81%E5%BE%AA%E7%8E%AF%E7%A4%BA%E6%84%8F%E5%9B%BE

PLA生态循环示意图。通过共混、复合等方式对纯聚乳酸的改性,能突破纯聚乳酸在化学和物理等方面的固有属性限制,例如:利用聚乳酸的食品接触安全性,通过改性提高其耐热性,将其作为制造餐具的材料;利用聚乳酸的高光泽度,通过改性提高其抗冲击和抗老化性,将其作为制造家居产品的材料等。图源: 浙江海正生物

 

E-PLA为什么可以取代EPS?

 

PLA%E7%8F%A0%E7%B2%92

PLA珠粒 图源:安徽丰原

由于PLA是一种生物基和可生物降解的聚酯,并且其机械性能类似于聚苯乙烯 (PS) ,包括出色的隔热性和抗冲击性,通常作为聚合物发泡材料用于包装和绝缘。发泡聚乳酸用作包装将是发泡聚苯乙烯的替代品,以减少碳足迹。

这种发泡新材经过从摇篮到摇篮的认证,与EPS不同,它可以进行工业堆肥。它也可以被化学回收以获得新的PLA聚合物的原料。E-PLA在一般大气条件下是稳定的,在工业堆肥中50天内可生物降解,在水中可在48个月内生物降解。同时又有着良好的透明性,防霉变、抗菌,使用寿命达2~3 年。

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泡沫可膨胀至每立方米20至100 公斤的密度。发泡聚乳酸可以使用标准的EPS成型设备进行加工。

PLA%20foam

PLA foam 图源:Materialsampleshop

 

PLA如何转化成发泡材料?

 

PLA具有许多优势特性,例如高弹性模量、高耐刮擦性、非常好的印刷适性,已获得食品接触批准,并且耐脂肪和酒精。

尽管有这些优势,PLA并没有获得大众市场的欢迎,因为它通常难以成型并且比化石衍生塑料更昂贵。该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水解,这使得良好的预干燥必不可少,并且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短的停留时间。此外,该材料脆且冲击强度和耐热性差。除了熔体强度和粘度低之外,结晶行为也是造成纯的、未改性的PLA难以发泡的原因 。

要晋级发泡材料大家庭 ,名气大、时效短的PLA确实要克服一些挑战。发泡是聚乳酸材料应用的一种加工方式,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同时赋予材料更好的抗冲性、柔韧性、保温性。然而PLA被制成硬质泡沫——发泡聚乳酸,EXPANDED POLYACTIC ACID,简称E-PLA——的时候,就有天生硬脆的小身板——PLA的低熔体强度对于涉及熔体伸长/拉伸的工艺(如发泡)是不利的。PLA的分子链呈半刚性,支链数量较少,分子量分布较宽,导致其熔体强度低、结晶速率慢,所以制备成发泡材料后泡孔易破裂、力学性能差。由于这些原材料性能不足或回收料物理性能下降较大,不适合生产高档产品。

%E7%94%B1%E5%86%8D%E7%94%9F%20PLA%20%E5%A1%91%E6%96%99%E5%88%B6%E6%88%90%E7%9A%84%E5%90%84%E7%A7%8D%E5%B0%BA%E5%AF%B8%E7%9A%84%E6%B3%A1%E5%AD%94%E7%BB%93%E6%9E%84

由再生 PLA 塑料制成的各种尺寸的泡孔结构 图源:Heon Park

因此需要在发泡成型工艺前对PLA进行增强改性——对PLA原材进行改性增强。工程应用中提升它的抗压强度是必不可少的,以让消费者避免高价买的环保发泡杯子本以为是潮流,一用就“坑陷”。新的改性增强技术为PLA发泡材料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创造了先决条件。在聚乳酸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中主要依靠三中技术手段:

①乳酸单体制造技术:依靠生物发酵法制得具有高效合成乳酸单体(极高光学纯度(≥ 99.5%)、极高化学纯度(≥ 98.0%),该工艺决定了乳酸单体生产的工艺路线与装备体系;

②丙交酯和聚乳酸制造技术:一步法、两步法、酶法生物合成技术、从葡萄糖直接合成聚乳酸的从头生物合成法;

③聚乳酸材料改性与加工技术:包括共混、复合、立构等物理方式,共聚、交联、接枝、修饰等化学方式。

 

认识下真正的改性增强技术

 

随着发泡聚乳酸工艺逐渐从摸索走向技术突破,市场上已蹦出了一些佼佼者,并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目标。

Ingeo技术是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成型-填充-密封透明”容器解决方案,最近出现在加拿大包装中。与PS、PP或PET相比,Ingeo的刚度、阻隔性能和透明度相结合,可创造出卓越的包装性能。该技术方案流程如下:

①植物经过研磨过程提取淀粉,添加酶水解成为葡萄糖,微生物将葡萄糖发酵成乳酸;

②将乳酸分子转化为丙交酯环;

③在聚合过程中,丙交酯环打开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称为Ingeo的长链聚丙交酯聚合物。

Ingeo%E9%95%BF%E9%93%BE%E8%81%9A%E4%B8%99%E4%BA%A4%E9%85%AF%E8%81%9A%E5%90%88%E7%89%A9

PLAneo®工艺是Uhde Inventa-Fischer公司专有的尖端缩聚技术,用于生产各种等级的聚酯、聚酰胺和可持续生物聚合物,例如聚乳酸,可定制的粘度水平从高到中到低不等。PLA聚合与其他熔融相过程类似,例如作为PA 6和PET生产,PLAneo®流程如下:

①基于聚合物级乳酸的连续聚乳酸聚合,通过发酵葡萄糖或蔗糖产生;

②将其转化为丙交酯;

③进行纯化。

Integrated%20LA-PLA%20process

图源:thyssenkrupp-industrial-solutions

PARALOID™ 是陶氏高性能添加剂的广泛类别,旨在提高各种涂料、粘合剂和密封剂配方的加工性能、抗冲击性和光泽度。其中PARALOID™ BPM-520是新一代抗冲改性剂,有助于提高不透明注塑成型聚乳酸 (PLA) 产品的抗冲击性,对热变形温度和刚度的影响最小。适用于所有不透明PLA和PLA混合应用的增韧挤压型材注塑制品。

PARALOID%E2%84%A2%20%E5%9C%A8%E5%BE%AE%E8%A7%82%E5%B1%82%E9%9D%A2

PARALOID™ 在微观层面 图源:DOW

对于PLA基材转化成发泡材料过程中,仍需要各种方法来通过控制结构、密度、泡孔分布和泡孔尺寸改善机械性能。例如使用改性剂或添加剂作为异质成核剂,已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发泡行为。这包括与聚合物共混改善流变避免水解、引入可以诱导形成支链甚至交联结构的扩链剂、改变 D/L-PLA 比例、控制微孔发泡提高PLA结晶度、改变分子量和加入相容剂和增塑剂形成热力学相容的稳定体系。

研究者发现,增强可能方法还有制造具有纳米级增强材料——如加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纳米纤维素(CNF)、木纤维的——复合材料。纳米粒子可以改善泡沫结构的机械性能(强度、模量、动态性能)。另外,增加外力场,降低成核能垒,加强PLA泡孔成核也是扩宽PLA发泡窗口、提升发泡材料泡孔密度的有效方法。

%E8%81%9A%E4%B9%B3%E9%85%B8%E5%A4%9A%E5%AD%94%E8%86%9C%E7%9A%84%E5%88%B6%E5%A4%87%E5%B7%A5%E8%89%BA%E6%B5%81%E7%A8%8B%E5%9B%BE

聚乳酸多孔膜的制备工艺流程图。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汪龙、郑文革等人,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注塑发泡聚乳酸泡沫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表面改性,与PLA熔融共混,再采用微孔发泡注塑技术,最终制得全生物基的轻质高强聚乳酸泡沫材料。图源:宁波材料所

%E5%8F%97%E6%A3%80%E6%9D%90%E6%96%99%E7%9A%84%E6%B5%81%E5%8F%98%E7%89%B9%E6%80%A7%E7%BB%93%E6%9E%9C

受检材料的流变特性结果。以美国Nature Works的PLA Ingeo Biopolymer 2003D作为起始材料,用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 (DCUP)(来自美国 Sigma Aldrich)和聚碳二亚胺 (PCDI)(来自科隆朗盛)进行改性。这些可作为反应挤出较成功和纯 PLA 分子量增加的指标。图源:斯图加特塑料技术研究所 (IKT)(德国)

PLA%E7%8F%A0%E7%8A%B6%E6%B3%A1%E6%B2%AB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翟文涛博士等人使用超临界CO2作为物理发泡剂,发泡过程中控制PLA在超临界CO2下的结晶动力学,得到的PLA珠状泡沫。具有20-45倍的高膨胀率、清晰的泡孔形态和高结晶度。图源:NIMTE

 

PLA微孔发泡的研究

 

PLA聚合物的发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许多影响和目标变量。由于实验研究大多采用模压和间歇釜微孔发泡技术,难以批量生产,因此,需对PLA微孔泡沫的发泡形态、发泡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有效地优化泡孔结构,得到的适宜泡孔尺寸和泡孔密度,提高PLA的结晶度,并降低制备周期。

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合成及加工领域均已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以超临界流体为物理发泡剂进行挤出发泡的研究较多。由于其增塑作用以及物理发泡剂,通过调控饱和压力、饱和温度和发泡时间等适宜PLA发泡的条件,得到高性能的超临界微孔发泡聚合物。

采用超临界流体为物理发泡剂(惰性气体C02和N2常被用作为发泡剂),具有廉价易得、绿色环保、无污染、无残留的优势。目前,超临界流体制备PLA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间歇发泡法、注射发泡法、连续挤出发泡法以及珠粒发泡。

 

①间歇发泡法

 

间歇发泡法一般PLA放入高压釜内。超临界流体,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进行饱和,迅速泄压或者骤然升温,溶解气体便处于一个过饱和状态,引发聚合物气体体系热力学极不稳定,促进泡孔的成核以及生长,形成微孔发泡材料。

采用间歇发泡工艺可以实现发泡工艺参数(饱和压力、饱和时间、温度和泄压速率等)的精确调控,但间歇发泡法生产周期较长,不太适合工业化应用,但不限于适用发泡材料的研发和机理探索,也可用于制备各种结构复杂的发泡材料。

PLA%E8%81%9A%E4%B9%B3%E9%85%B8%E5%85%A8%E9%99%8D%E8%A7%A3%E5%8F%91%E6%B3%A1%E7%89%87%E6%9D%90%E7%94%9F%E4%BA%A7%E7%BA%BF

PLA聚乳酸全降解发泡片材生产线 图源: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

 

②注射发泡法

 

注射发泡是将PLA加入到注塑机中,然后将物理发泡剂通入螺杆,与PLA熔融物共混于注塑机中,高温高压下被注射到模具中,迅速冷却成型,得到最终想要的产品形状。

注射成型能够制造复杂三维泡孔的聚合物,使得PLA发泡材料疲劳寿命、韧性、冲击强度等机械性能均得到提升,但因PLA熔体强度低,结晶速率慢,所以采用微孔注塑成型发泡法制备PLA发泡材料,存在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E7%94%9F%E7%89%A9%E5%9F%BA%E5%8C%85%E8%A3%85%E6%B3%A8%E5%A1%91%E6%88%90%E5%9E%8B

生物基包装注塑成型 图源:PaperFoam® 

 

③连续挤出发泡法

 

微孔挤出发泡是将物理发泡剂注入熔融聚合物中,通过超临界流体高温高压以及螺杆的强剪切作用,混合扩散得到PLA熔融聚合物,然后从模口连续挤出。通过骤减压力、温度、使其在特定的机头内成核,泡孔膨胀冷却固化成型。

连续挤出发泡可以实现PLA发泡材料的连续生产。和注塑成型不同的是,挤出发泡有较高的发泡率。高发泡率的PLA产品,冲击性能,吸热,隔热,降噪性能都得到了提高,不适合制备结构复杂的发泡制件。

%E8%B6%85%E9%AB%98%E6%89%AD%E7%9F%A9%E5%8F%8C%E8%9E%BA%E6%9D%86%E6%8C%A4%E5%87%BA%E6%9C%BA

超高扭矩双螺杆挤出机  图源:cowellextrusion(南京科威挤出机械有限公司)

 

④珠粒发泡技术

 

珠粒发泡技术核心组成部分是通过添加剂提高发泡性,以及研究成型部件生产过程中的焊接机制。PLA的颗粒生产,是通过高压釜、挤出工艺、甚至是成型机提高加工性能和能耗。

通过使用珠粒发泡技术可实现发泡聚乳酸从纳米细胞到微孔的细胞形态,同时产生双晶熔融峰结构。气体饱和过程中产生的高熔点峰晶体对控制泡沫珠的泡孔尺寸和膨胀率起着重要作用。

PLA-sulzer

Biofoam® PLA发泡珠粒 可堆肥生物聚合物聚苯乙烯的理想替代品 图源:bigbeanbagcompany

为普及和造福天下,关于现阶段创新研究的改性增强与发泡技术,为生物基发泡材料E-PLA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做出了前瞻性探索和小规模应用。那么,目前市场上有哪些备受瞩目的创新型产品问世?它们背后又依靠什么样的技术推动E-PLA的规模化应用?并在市场上收割了怎样的惊世业绩?敬请期待下一篇推文:

《生物降解E-PLA㊁ | 市场化发泡工艺引领聚乳酸产业链走向伟大光荣的革命之路》

 

关键词: # Interfoam发泡者联盟  # 聚乳酸 PLA # 发泡聚乳酸 E-PLA # 可降解  # 生物基  #挤出成型 # 乳酸单体制造技术 # 丙交酯和聚乳酸制造技术 # 聚乳酸材料改性与加工技术 # Ingeo技术 # PLAneo® # 尖端缩聚技术 # PARALOID™ BPM-520 # 超临界流体 # 间歇发泡法 # 注射发泡法 # 连续挤出发泡法 # 珠粒发泡技术 # 

更多新闻

绿羽节能科技:聚醚超临界连续挤出发泡板材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上海绿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经过二十年的专业积累,打造了节能围护生态体系,在地暖保温、墙体保温、屋面保温及系统门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致力于为更多中国家庭提供节能舒适居住体验。

2025年绿羽凭借业内领先的超临界发泡技术,与北京工商大学、沙伯基础(中国)研发有限公司(SABIC)共同开发完成的“聚醚超临界连续挤出发泡板材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顺利通过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PPO连续挤出发泡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舜泰科技:一站式发泡剂供应商-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浙江舜泰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发泡剂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于2008年建厂,分设超细粉碎车间、搅拌车间、混合车间、炼胶车间,化验室,低温成品车间、常温成品车间、原料仓库等。

舜泰科技本着客户至上,质量为先的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及高品质的产品,本公司生产的发泡剂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更长期出口中东、欧美等地区。

MPGPL丨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液发泡法制备绝热聚乙烯醇泡沫

行业新闻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发泡是一种成本低、无试剂残留、临界条件温和且泡孔调控简易的绿色发泡法,相较于传统制备PVA泡沫的发泡技术有明显的优势。近期,MPGPL团队提出溶液发泡的方法,即PVA溶液在scCO2中发泡以及PVA溶液在辅助溶剂与scCO2的协同下制备低密度与低热导率泡沫的方法。该发泡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PVA泡沫的密度,有效解决分子间含有大量氢键的聚合物在scCO2中发泡困难的难题。

聚丙烯发泡珠粒(EPP)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行业新闻

发泡聚丙烯(EPP)发泡珠粒集轻量化、高强度和环保性于一体,压缩强度达1.5MPa(超传统泡沫3倍),兼具抗菌(潮湿环境霉菌覆盖率仅5%)、绝缘(介电常数1.8~2.2)及尺寸稳定性(温变线性变形率<0.1 %)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包装、电子等领域。其核心技术依托超临界流体发泡工艺,通过熔体改性、气体扩散调控实现微孔结构优化。

松韬自动化:全高压二氧化碳连续发泡生产线-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行业新闻

上海松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强大的研发团队,成功攻克难关,于2023年率先研发出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全高压二氧化碳连续发泡生产线,并于2025年在江苏一家公司成功落地应用。这一重大技术成果,不仅标志着松韬自动化在高端环保装备领域的卓越实力,更彰显了其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品质赢得信赖、以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为全球客户提供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生产解决方案。 

鲜众科技:深耕30余年的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加工及生产商-Interfoam展商星势力

企业新闻

鲜众(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为鲜众集团上海总部,鲜众集团1997年创立于沈阳,股东均为深耕30余年的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加工及生产商,集团内8家子公司,服务于汽车行业、服装行业、家私行业及军工行业,因“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这一愿景,将高分子材料生产与针织、表皮等各种材料的多种复合简化为一站式完成,缩短复合材料供应链,可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降低客户采购成本,集团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内外饰Tier 1紧密合作多年,受到广大客户好评。

Interfoam发泡材料展以协办单位出席2025 中国聚氨酯硬泡/软泡行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培训)研讨会

行业新闻

2025 年 6 月 6 日至 10 日,由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主办,Interfoam发泡材料展以协办身份参加的 “2025 中国聚氨酯硬泡/软泡行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培训)研讨会” 在浙江绍兴开元名都大酒店成功举办并完美收官。

两场研讨会聚焦聚氨酯泡沫行业的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吸引了国内外超 500 家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参与,为聚氨酯泡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美铄新材:主要生产PPF、XPE、IXPE和ESD防静电/导电功能材料和制品丨展商星势力

企业新闻

湖州美铄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交联聚烯烃发泡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PPF,XPE,IXPE和ESD防静电/导电功能材料和制品。“美铄新材”的核心团队深耕行业二十年,研发团队集合了行业中的技术骨干。

聚烯烃发泡材料应用于各行各业,从运动休闲,医疗敷料,缓冲包装,民用建筑到汽车内饰件,渗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PPF是公司旗舰核心产品,承载了公司团队多年的科研心血。

都利新材料:专注于生产经营聚氨酯软泡、硅胶及其深加工制品丨展商星势力

企业新闻

北京汇捷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汇捷通展览创立于 2011 年,作为专业的会展主办机构,始终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展览及会议。公司以 知识、技术、生意三大维度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构建专业化服务平台,通过线下面对面的商务活动,助力客户达成高质量的交易。

创造卓越平台,达成卓越交易

为了更好的体验
请竖屏浏览